風濕病(Rheumatism或Rheumatic diseases),絕大部分是結締組織疾病,結締組織所產生的疾病或症狀,幾乎都可屬於風濕病的範圍。結締組織因其組成與功能的不同,包括骨頭、軟骨、滑膜、滑囊、韌帶、肌腱、肌肉及脂肪等。由於結締組織散佈於全身各器官,負責維持其構造之完整及功能之正常,當發生病變時,依其病因及病理機轉之不同,可以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症狀。
風濕病包含了100種以上與關節病變有關之不同疾病,以關節部位之腫痛或僵硬為主要表現,但是也有一些疾病不會出現關節症狀,而是其他器官的傷害;臨床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 以關節炎為主:關節炎患者可能感覺關節疼痛、僵硬及功能喪失。徵象方面則有關節部位的壓痛、腫脹、發紅、發熱、活動時會痛、活動範圍受限及不穩定等。典型的例子,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性關節炎。
二、 以關節周圍痠痛為特徵:關節周圍的軟組織,例如肌肉、筋膜(fascia)、肌腱(tendon)、腱鞘、滑囊(bursa)及椎間盤軟骨等構造發生病變,通常表現為固定點的壓痛或紅腫或廣泛性疼痛及僵硬,與關節炎時的多方向壓痛不同;典型例子,如肌筋膜疼症候群、肌腱炎、滑囊炎及纖維肌痛症等。
三、 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自體免疫是指免疫系統針對自體組織成分或改變了的組織成分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和致敏的淋巴細胞,由此而引發的疾病稱為自體免疫疾病。
人體內免疫系統的抗體原本是針對外來的抗原或體內不正常的細胞(如腫瘤細胞)進行攻擊與清除,是保護身體的一種生理機制。免疫系統可能會產生出對抗自己身體內正常細胞的抗體,造成不正常的過度發炎反應或是組織傷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造成疾病。這些抗體便稱為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y)。依「被侵犯結締組織」所在位置之不同,可能出現神經、精神、耳鼻喉、心、肺、腸胃、肝、腎、肌肉骨骼、內分泌、血液、黏膜及皮膚等症狀。多器官侵犯的最典型疾病為全身性紅斑狼瘡。過敏疾病的臨床表現其實很多,不過最常注意到的症狀包括皮膚癢疹(蕁麻疹和異位性皮膚炎)、血管性水腫、接觸性皮膚炎、眼皮腫、眼睛紅癢、流淚、呼吸道症狀(鼻塞、流鼻水、咳嗽及氣喘)以及各種腸胃症狀。過敏疾病的診療最主要是找出過敏原,目前常見過敏原包括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常見的塵、蟑螂、黴菌及花草)和食入性過敏原(包括食物及藥物)。因為過敏為個人特異體質,而每人的過敏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做過敏原測試,經由避免接觸或食用過敏原來阻斷過敏的發生,只不過有很多的過敏原(尤其是藥物)目前是無法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