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對辣敏感、變得不敢吃辣?小小味覺改變竟是口腔癌警訊(王文弘醫師)

2019.8.31 媒體報導

對辣敏感、變得不敢吃辣? 小小味覺改變竟是口腔癌警訊

在台灣,口腔癌長期是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前幾名,而有些癌前病變徵兆一般人卻可能常忽略,甚至不放在心上,醫師就提醒,包括對辣的食物敏感、變得不敢吃辣,嘴巴張不大,甚至舌頭的活動性受到限制等,一旦發現有這些情形時就應該提高警覺,並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口腔檢查。
根據統計,台灣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7千人、死亡人數約3千人;其中男性占所有發生和死亡數約9成。

汐止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所謂癌前病變本身並非口腔癌,但長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一直存在時,以後有極高的可能性發展成口腔癌。而有以下7種情形一定要提高警覺:

1. 對辣的食物敏感,變得不敢吃辣。
2. 嘴巴張不大,像有條帶子把臉頰從上到下綁住。
3. 顎骨的局部性腫大,導致臉部左右的不對稱,有時合併有知覺異常(如下唇麻木感)或牙齒動搖等症狀,須請牙醫師診察是否長瘤,或是一般牙周病,小心做鑑別診斷。
4. 口腔內不正常破皮或腫塊維持2周以上。
5. 牙齦腫脹易流血,假牙裝不上去。
6. 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如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或原先存在的痣面積增大、表面增高、變粗,出現潰瘍或色澤發生改變。
7. 舌頭之活動性受到限制,導致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的喪失、麻木,皆應儘早查明原因。

王文弘強調,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吸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機率較一般人高出很多,且口腔癌患者88%有嚼檳榔的習慣;另高醫公衛學者統計罹患口腔癌相對危險性中,有嚼食檳榔習慣者為不吃檳榔者的28倍,喝酒加上檳榔提高為54倍,抽菸加上檳榔增加為89倍,合併抽菸、喝酒、檳榔三者更暴增為123倍。

王文弘說,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一些惡性腫瘤的總稱,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研究顯示,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重要成因,而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包括口腔各處黏膜的白斑症、紅斑症、黏膜下纖維化、疣狀增生及慢性潰瘍,預防之道,除了戒除不良習慣之外,本土研究亦顯示,接受篩檢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率。

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報導
https://cnews.com.tw/003190831a02/